今年疫情以来,市区19个在建安置房项目各参建单位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加大施工产能,加快建设进度,目前生产能力达到100%。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近日,在水东公寓二期、好溪公寓安置房项目现场,记者们进行走访和了解,看看疫情期间,他们怎么缓解用工难题;工程滞后,他们如何化解燃眉之急,耳闻目睹复工复产以来他们的努力和背后的那些故事……
“绕道”+专列,“回收”工人返岗
“回岗上班是多么艰难。”在水东公寓二期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周伟锋清楚地记得,今年2月21日着手准备复工,一周后才基本恢复正常;四川的人员到位最难,“不能经过湖北,不然健康码变红。”只能从北边或南边“绕道”回丽水。“交通费用,项目部买单,政府补助,工人们很乐意!”周伟锋说。
想起复工复产,好溪公寓负责人杜宏更是一肚子苦水:人员紧缺、材料缺货、物流断线……年初疫情伊始,面临困难真多,其中最要紧的,是召集工人返岗。他曾试图自己开车去接,岂料省际交通“短路”,没有疫情指挥部证明“寸步难行”。
好在有政府政策支持,牵线搭桥,指挥部、建设、安居、发改等相关部门鼎力相助,高铁专列和丽汽大巴,从省外定点车站到项目部工地“点对点”专车接送。
“江西40人,安徽60人,云南、贵州70多人……共计200人。”
问起为什么喜欢召用外来民工,他们的说法如出一辙:
一批工人,来自一个地方,对接方便;业务上驾轻就熟,无须“传帮带”,没有磨合期,来则能用。既缓解用工压力,又保证工期质量。
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配资源
运用新产品,发挥技术优势,扩大产能,节约成本。
目前水东公寓二期5号和7号楼应用的盘扣式脚手架就是生动的例子。工艺在丽水是首家,但在上海、杭州等地的立交、地铁、商贸等处已广泛应用。二次利用率高、安全防护性可靠,“安装起来特方便”,现场作人员介绍,“一般脚手架搭建要半天,它只要2小时,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疫情之下,刀刃向内。为强化工程质量,各项目部用好“物”,管好“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强化人员管控力度。在水东公寓二期现场,记者发现,在建的10栋楼内近400名工人正加大“马力”,多“点”开花,分区域批次穿插作业,全力加快工程各项建设。
施工前技术交底,关键工序样板先行,项目全面实测实量,精细化管理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每天小晨会事前控制……
“从每日班前交底到关键工序的技术交底,从样板先行到成品保护,都能做到规范有序、一丝不苟。”好溪公寓负责人杜宏说。
工人“一码一测一口罩”,两次测温,出入登记,防护用品发放到位……后疫情期,做到防疫复工两不误。
加快进度,安居房建设按下快进键
加班、加点、加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把滞后的工期赶回来。
“原来用10人的,现在增至20人。”“上面做主体,下面做砌体,等主体完工,下面砌体几乎要终结……”周伟锋具体描述“加人”和穿插施工情况。
水东公寓二期安居房建设按下快进键,10栋14万平方23层的楼房,进度最快达18层,预计5月底可结顶4栋,8月底可望全部结顶。
多次会议谋划部署,进行阶段性调整。“加快节奏,从‘七天一层’压缩到‘六天一层’;工序靠前,为后绪提前铺开工作面,进行二次流水和穿插施工;对机器、材料等资金开发提前报备。”
好溪公寓安居房建设按下快进键,14幢18层的砖体建筑,5月底可结顶3栋,6月底全部结顶。“原定8月份完成的目标任务将在6月底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杜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