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8-209191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丽水频道 > 看点热点卖点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丽水税务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助力小微企业远航
2021-05-27 18:11:21 来源: ​ 浙江在线 通讯员 张长青 王炳林 潘思思  记者 张长青 王炳林 潘思思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改善民生、国家税收、市场经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下行,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形势严峻,如何打破坚冰,助力小微企业远航是税务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

“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四季常吹,惠民助企暖人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丽水市税务局持续加码再出招,响应国家税务总局号召,联合工商部门,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小微企业“送政策、优体验、助成长”,让小微企业恢复元气“强”起来,做到“春风化雨、春雨润苗,助力小微、携手共赢”。

惠苗政策进万家 精准推送懂政策

为让小微企业快速知晓国家新政,助力企业恢复元气、增强活力,丽水税务干部积极走访一线小微企业,滋润“小微之苗”。

2021年以来,丽水税务通过走访企业了解行业特点,根据行业、规模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税收政策大礼包”的形式,为纳税人提供“私人定制”的政策宣传,精准推送税收政策“套餐”,为企业纾困解难。

近日,税务干部对首次申报出口退税的浙江爱路威流体科技有限公司上门开展出口退税政策宣传服务,帮助企业少走“弯路”。与此同时,一对一辅导企业财务人员建账、整理保管资料,规范纳税操作,防范和控制出口退税风险。

此外,税务干部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未来规划,认真听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涉税问题,并给予详细解答,积极帮助企业了解相关政策,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这样精准化的服务让我们少了后顾之忧,懂了不少新策,以后也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政策,更好地专注企业发展。”爱路威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风雷为税务干部们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税务部门的关心下,浙江爱路威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正积极探索海外发展,努力“走出去”。

助苗服务优体验 统筹资源提质效

丽水税务积极拓展便利化办税渠道,科学统筹服务资源,简化办税流程,以实打实的强措施,倾情助力“小微之苗”茁壮成长。

税务部门多措并举扩大税务UKey的普及面。通过精准测算新办企业规模底数,合理预估使用量,提前统筹人员配置,确保咨询辅导专岗到位、咨询热线畅通;充分发挥税务干部的力量,制作操作指南二维码,深化“政邮合作”,开通“税务E专邮”,将粘贴二维码的税务Ukey邮寄送达,扫码即可获取指导,帮助企业理解,提升服务质效,确保推广畅通无阻。

“之前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有问题还是要跑大厅,现在扫一扫二维码,哪里不懂的都迎刃而解了,真是应了‘足不出户轻松办税’。”浙江荣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林达说道。

下一步,丽水税务将继续立足纳税人缴费人需求,拓展便民利民办税渠道,不断升级优化税收服务方式,帮助小微企业会办理、享红利。

护苗成长促发展 牵线搭桥促融资

市场主体活,经济才能活。小微企业是地方经济的主力军,但在后疫情时代,有效需求仍旧疲软,这些“小而强、小而新、小而精”的“小巨人”企业始终受到众多限制,尤其是融资难、融资贵,长期制约着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

2021年以来,丽水税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税费优惠政策,快速把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为困境中的小微企业快速“输血”,注入新活力,保护“小微之苗”健康成长。

税务部门主动出击,为银行和企业牵线搭桥,向企业推广“税银贷”“侨乡云贷”等银税互动产品,积极促成银企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快捷、优质、全方位、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疏通帮扶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享受信用红利。

“没想到贷款这么快就下来了,公司近期的原材料费、工人工资有着落了,解决了燃眉之急!”浙江青田鑫凯鞋材有限公司申请的“税银贷”不到3天到账,公司负责人张伟很是激动。200万元的“税银贷”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加快恢复“造血”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和生命力。自疫情以来,已有271户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融资项目授信金额19696万元。

丽水税务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打造“点线面结合、中长期兼顾”的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模式,着力解决融资难题,构建常态联动机制,帮助小微企业稳发展、行长远。(张长青 王炳林 潘思思)


责任编辑: 黄彦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丽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电头。
 

原创新闻
房产新闻
理财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