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8-209191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丽水频道 > 看点热点卖点
铭记嘱托的“追光者”——记退役军人吴利明二十多年的红色文化坚守
2025-08-18 15:46:38 来源:  记者 通讯员 李岘闻

在浙西南这片红土地上,有一位穿行其间的“追光者”。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着对红色文化的热爱,用脚步、镜头和文字,书写着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与承诺。他,就是退役军人吴利明。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在丽水调研时指出:“刘英、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长期在此战斗,留有多处革命遗址,值得重视和挖掘。”这份嘱托,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浙西南革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道路,也在吴利明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

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历史记忆

吴利明是一名中共党员,有着十六年的从戎经历。从丽水市莲都区委常委、区武装部上校政委任上转业后,他在市级文化广电、交通运输、红十字会、档案等多个部门任职,经多年努力,先后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丰富阅历和多样才艺为他的红色文化探寻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那份沉甸甸的嘱托,更是成为了他人生的航向标。

二十多年的业余时间里,吴利明的身影遍布浙西南的角角落落。这里成了他追寻红色足迹的“战场”:翻山越岭,只为拜访一处处革命遗址,倾听老党员、老战士们讲述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为了探访更多遗址,常常早出晚归,像个不知疲倦的行者;遇到偏远的地方,自费打车也在所不惜。有一次,为了寻找一个人迹罕至的红军洞,险些坠入悬崖,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退缩。

除了实地走访,他还一头扎进红色历史档案资料中。他如同一位探秘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复原着那段波澜壮阔岁月的完整画面。

不仅如此,吴利明还积极传播红色故事。他走进机关、学校、企业、部队,义务开展红色讲座达一百多场。在刘英小学的红色经典品读活动中,他不仅以作者的身份,点燃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以研究者的视角,告诉孩子们革命精神的当代意义;他还把自己创作的红色书籍当作奖品,连同自费购置的精美提袋一起赠送给孩子们。

吴利明生动的讲述,让无数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青年学子,触摸到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滚烫温度,从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

再现将士风采,传承红色精神

调研积累的素材,在吴利明的笔下和镜头中,变成了一部部饱含深情的红色作品。二十多年来,他创作、策划和主编了十余部红色作品,涵盖纪实文学、摄影画册、微电影和学术专著等多种形式。

2005 年,吴利明的首部图文作品集《红色旅程》出版,他向丽水两所学院捐赠2000 册,由此开启红色创作宣传之旅。此后,其纪实文学“血战东南”姊妹篇更引发广泛注目。2009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审阅书稿后,称赞“《挺进师》读来令人感动,很受教益”;迟浩田、赵可铭两位上将分别为《挺进师》《先遣队》题写书名,马以芝、范匡夫两位少将分别为两书作序;《挺进师》还被《处州晚报》连载100多期。这两部作品聚焦数十个重要战斗场景,刻画了上百位英雄人物,第一次以文学形式全面展现了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师的战斗历程。2018年,两部作品同时荣获丽水市政府最高荣誉“瓯江文化奖”。从此,“挺进师”逐渐成为浙西南革命精神的重要象征符号。

他的镜头同样是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武器”。在中国档案网、浙江党建网、浙江摄影网等多个网络平台,以及丽水摄影、美术、档案等场馆和丽水摄影节上,他举办个人展览数十场,连续两任市委书记均到场参观并发表讲话。由其主持策划制作的主题歌曲《英雄不老》,在展厅内外回荡,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他还先后出版了《红色印记》《烽火英雄》《峥嵘壮歌》等口述历史和摄影作品集,以文字和影像记录革命遗址的沧桑,凝固革命先辈英勇不屈的瞬间。此外,他主编的《挺进师与丽水》等图书及组织拍摄的红色微电影广受好评。其中《一份嘱托》荣获2021年全省微电影展示活动“十佳影片”。与他作品一同整合而成的“浙西南红色记忆”项目,成功入选全省“浙档精品”十大品牌。

尽管作品屡获全国、省、市级摄影奖和图书奖,吴利明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他常说:“我只是一个记录者,只想让更多人知道革命先辈的英勇和悲壮,知道老区人民的奉献和付出。”

铸就笔墨丰碑,致敬革命先辈

2024年7月6日,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9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经中宣部审批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图书《刘英传》在丽水隆重首发。刘英曾先后任先遣队政治部主任、挺进师政委、浙江省委书记等职,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的主要创立者。《刘英传》的出版,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崇高致敬,也是吴利明二十多年追寻红色足迹的重大收获。

《刘英传》新书首发式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张中华少将等为其揭幕,原江西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陶正明少将亲自作序推荐,言行间满是对这部作品的认可和对昔日部属吴利明的赞赏。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伯军高度评价作者和作品,称其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文学笔法,诠释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内核,值得品味珍藏。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也表示,该书是一位革命先驱光辉足迹的忠实记录,填补了刘英烈士详尽文学记述的空白。

《刘英传》凭借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被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强国”平台推送,还名列浙江省委宣传部当年7月的“浙版好书”第二位。这部兼具思想史料价值与艺术感染力的传记作品,迅速成为传播刘英烈士事迹、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生动载体。

续写红绿新篇,助力乡村振兴

从退役到退休,吴利明对红色文化的坚守从未停歇。退休前夕,他将凝结自己多年心血的《浙西南苏维埃史》交付中共党史出版社。这部被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称为“填补浙西南苏维埃研究空白”的专著,将为浙西南红色文化研究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还心系庆(元)景(宁)边这片全省最大的连片空心化红色乡村。从2016年起,针对这里面临人口空心、产业和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他围绕红色赋能、产业融合等方面开展调研,撰写了《红色驿站:拓展浙西南革命历史空间》《红绿生金:庆景边红色乡村共富之路》《庆景边革命老区共同富裕之对策建议》等10多篇研究和建议文章。担任浙西南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后,他提出多个关于红色文化与共同富裕的研讨课题,还与同事们一起前往庆景边开展调研。2024年底退休谈话时,他面对组织的关怀,唯一的请求是:希望党组织加强对庆景边老区的干部交流和人才支持。

为了推动研究成果的落地,吴利明马不停蹄地忙碌着。多年来,他不仅担任两个乡镇的乡村振兴顾问、一个村帮扶指导组组长和一个村指导员,还自费注册农产品公共品牌“小舅婆”,协助招商引资办民宿、兴产业,推动农业合作社、艺术写生等基地挂牌,策划拍摄乡村振兴主题微电影《寻找五彩花生》等。更令人称赞的是,他捐出《刘英传》售书所得,发起成立“红绿融合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事业。他盼望早日建成“浙西南第一苏维埃展示中心”等一批纪念设施,探索一条红为魂、绿为底、特为体的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让革命先辈用流血牺牲守护的土地焕发新生,让老区群众过上共同富裕的好日子。

吴利明从铭记那份殷殷嘱托启程,用二十多年的坚守,熔铸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赤诚与担当。他追的是革命精神的信仰之光,追的是浙西南红土地的希望之光。在浙西南这片红绿辉映的大地上,他还继续担当着红色“追光者”的角色。

责任编辑: 黄彦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丽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电头。
 

原创新闻
房产新闻
理财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