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丽水市慈善总会邀请了市委社工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团市委、市残联、市红十字会、市关工委等相关单位召开工作座谈会,齐育华会长在介绍了丽水市近年来的慈善工作基本情况后,提出了“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推进丽水市慈善高质量发展”的下步工作建议。
座谈会上,齐育华会长通报了近年来丽水市的慈善工作现状以及出台了相关慈善扶持政策,即“五助”、“一特色”。“五助”:一是大病救助;二是大学生助学;三是为失独家庭购买护理保险;四是为环卫工人购买住院生活费补助保险;五是为机关困难干部职工出台了临时救助办法。“一特色”就是鼓励各县(市、区)抓好慈善特色项目实施,并予以资金匹配扶持。在分析慈善工作存在问题时,齐育华会长说,一是资源统筹不足。有时信息不对称、交流不及时、各自为政;二是部门联系不紧。工作开展沟通不够、协作不多;三是救助覆盖不广。由于资源没有很好整合,部门单一的力量是有限的,与做好的地方相比救助扶持面还不够广;四是公益服务不专。市里公益组织为数不少,人员也多,但真正为弱势群众做些更专业,更切实的服务较少,我们应引导公益服务向专业化方面发展。做好的可以采取购买服务与公益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下步工作,齐育华会长提出了三个“有效”建议:
一、有效整合慈善救助资源。一是现有职能的资源。由于管理职能的需要,许多部门或多或少有些扶持救助资金,要有效整合起来,提高使用效率。如民政、残联、红十字会等单位均有这方面的资金。二是山海协作资源。山海协作,是合作共赢的平台。义乌和莲都是山海协作单位,义乌给了莲都农业发展项目资金50万元。这方面,遂昌、缙云、景宁等县都做得比较好,可以借鉴。三是互联网加资源。通过互联网,推动公益慈善项目网上募捐,庆元、缙云、遂昌、景宁等县的做法已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市明年要加以推广。四是社会募捐善款。社会募捐善款是我们丽水近几年做的比较好,应当好好坚持。五是公益服务资源。公益组织应该搭建更好的服务平台,让社会爱心人士通过服务奉献爱心。
二、有效包装慈善项目实施。一是助老服务项目。有三个方面可以提供服务,健身助老、文艺助老、就医助老。经常到敬老院、到社区给老人一些演出,丰富文化生活。遂昌就医助老做得很好,一个服务团队,总共30多个人,助医服务开展的有声有色。二是助学扩展项目。以前我们助学是以大学生为主,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不交费,其实家长负担也很重。现在年轻夫妇为什么不生孩子,就是因为负担太重,今后助学要有序扩展。可以扩展到小学、初中、高中段。三是孤儿救助项目。孤儿指的是没有父母亲抚养,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带养的孩子,这些儿童虽然基本生活费方面民政给予了保障,能否分别类作一些研究,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四是慈善四进项目。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前段时间总会组织各县(市、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到江苏的南京、苏州学习,南京江宁的新农社区,慈善“四进”活动就搞得很好。现在省慈善联合总会实施“千万”工程建设,要求乡镇建立慈善分会,村、社建立慈善工作站,丽水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分会建立已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慈善工作站建立也已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能否让慈善项目进学校、进社区,民政和教育是否做些沟通把它有效开展起来。有必要的,可以共同发出倡议,甚至在资金上给与扶持。五是冠名基金项目。鼓励企业家设立冠名或专项基金,基金使用由他们自己支配,并可享受慈善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能更好调动企业家做慈善的积极性。六是乡村振兴项目。为了乡村振兴,在有条件的农村,建立乡村慈善基地,贫困农民通过基地劳动增收,脱贫致富。
三、有效提升公益服务水平。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规范。对于本会联系的七支公益组织,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规范扶持资金的合规使用,每年组织他们召开一、两次会议,进行合理使用资金的教育,使大家认识到合理规范是公益组织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二是重考核。建立以考核促提升、以考核促落实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考核评估,不断提升公益组织志愿者的能力和技能,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更好激发公益组织的积极性。每年对公益组织开展评估,评估分四个档次,即:好、较好、一般、不及格,不及格的予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