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8-209191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丽水频道 > 看点热点卖点
丽水市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六次会议召开:“丽水善行”有了新的活力
2025-04-14 15:59:16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利杨

4月10日,丽水市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商会大厦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丽水市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工作报告》丽水市慈善总会2024年财务工作报告》《通过了丽水市慈善总会关于调整丽水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建议名单》。整个会议充满着“求真务实、善行奉献的”浓厚氛围。

会议由丽水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周伟东主持。

会议指出,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慈善联合总会的大力支持下,丽水市慈善总会充分汇聚社会各界力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发挥公益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有力推进丽水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全市各级慈善总会捐赠收入1.31亿元,救助支出1.3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9万余人次;市本级捐赠等收入1779.3万元,救助支出1816.46万元。2024年12月,第十一届西湖论善上发布了《2023年浙江城市慈善发展指数报告》,对全省11个地市慈善发展进行了排名,我市较2022年再次提升,总体排名上升到第9位,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慈善答卷,充分体现了全市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工作氛围持续向好,慈善项目日渐丰富,受惠面不断扩大,不断提升“善行丽水”品牌影响力。

主要体现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慈善理念深入人心。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身宣传有效开展,重大活动引导推动。二是抓住发展机遇,改革创新成为共识。做到了慈善项目三级联动,创新项目彰显特色,山海协作助力做强。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总会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优化和维护好组织体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实现了事业发展有了制度性保障。“千万工程”初见成效,善款募集不断加强,帮扶覆盖日益扩大。四是依法合规管理,“浙丽善行”公开透明。加强慈善组织规范管理,强化内部治理和行业自律,持续推进依法治善、依法促善、依法行善。合规管理有力推进,善款捐赠公示通报,内部管理迭代升级。

丽水市慈善总会会长齐育华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25年慈善的任务是“要以新理念、新动能、新做法,全面加强慈善募捐、救助实施社会有影响的工作力度,积极作为,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做到工作管理科学化、慈善捐款常态化、慈善项目特色化、履职合规合法化”。要继续以更广泛的形式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遵守章程规范,换届工作把好“三关”,即:把好程序关;把好人选关;把好时间关。二是推进事业发展,聚焦难点突出“三度”。即:项目推出要有“关注度”;项目帮扶要有“真力度”;项目实施要有“参与度”。三是彰显慈善为民,帮扶服务做到“三实”。即:帮扶对象要摸实;服务措施要做实;扶持资金要落实。慈善资金来之不易,要确保每一笔慈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让慈善资金筹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四是确保工作高效,慈善组织赋有“三能”。全面谋划要能悟;具体操作要能为;对外联络要能跑。

丽水市民政局副局长孙苗到会向总会第四届理事会六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在会上作了“坚持党建引领, 营造人人慈善氛围”五个方面的讲话。孙苗指出,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组织建设,确保慈善事业能够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聚焦民生需求。重点关注“一老一小”、残疾人、低收入群体等特殊困难人群,与政府救助政策形成互补。聚焦特殊困难群体需求,加强与民政救助体系的衔接互补,提供精准服务。三是提升规范管理。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巩固公信力。四是推动创新发展。探索“慈善+金融”、“慈善+商业”、“慈善+志愿服务”等新模式,拓宽资源动员渠道。五是加强协作联动。与政府部门、企业、社区等加强合作,形成慈善合力。动员联合企业、媒体、志愿者等力量,营造“人人慈善”氛围。

孙苗最后指出: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希望在下步工作里继续以党建引领发展,规范管理,提升公信力,以创新突破瓶颈,书写丽水慈善事业新篇章。


责任编辑: 黄彦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丽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电头。
 

原创新闻
房产新闻
理财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