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 提起陈齐斌,浙江省青田县章村乡的村民都会不由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60多岁的人了,18岁的干劲,这些年老陈为村里做了不少事,我们打心底里感谢他。”本是含饴弄孙、乐享天伦的年纪,陈齐斌却没有选择在家中休养。2014年从青田县税务部门退休后,他主动请缨继续为党的农村事业发挥余热,深入章村乡黄庄村,担任“农村第一书记”。最近,陈齐斌获得浙江省优秀农村指导员称号。
老陈与章村乡有着很深的缘分,十年前,他曾是章村乡黄山头的“驻乡进村”农村指导员,多年以后,出于对这方土地的牵挂,他再一次投入到章村乡农村工作中,走农户访民情,改善村容村貌,助农发展特色产业。十年来,陈齐斌始终把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期盼和自身的使命放在心上,不变的是惠民助民的初心,不变的是服务群众的党员本色。
用心用情,一门心思办实事
建设美丽中国,先从美丽乡村开始。在“美丽新农村”建设中,陈齐斌出主意、想办法,他提出一定要下大力气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了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老陈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向村民介绍“五水共治”、护水小知识,将国家的政策用朴实的语言进行解说。“我们做农村工作的同志,就是要多与群众沟通,让村民不仅‘听得懂’,更要‘听得进’。”在“五水共治”行动中,老陈发动群众随手捡拾垃圾、清扫河道岸边垃圾,剿劣Ⅴ类水,与村民一起开展日常巡查整治,用实际行动支持“六边三化三美”工作。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老陈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为了修建通向村头休闲广场的公路,要对部分村民的老旧房屋进行拆除改建,有些村民表示反对,“不愿意看着自己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被拆掉”。为了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老陈与村干部一起利用周末和晚上走访,通过政策解读和子女劝说等灵活方式,拆除了部分老屋,建起了公路和小廊桥,还为全村200余户修建起了污水处理设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黄庄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越来越美,能为农村建设出一份力,我感到无比荣幸。”老陈成为典型干部代表接受浙江新闻联播采访。2017年,他获得了青田县“优秀第一村书记”称号。
满腔热忱,找准产业助发展
章村乡黄庄村有1456人,其中93户贫困户,村集体经济10万余元,属于经济薄弱村。2015年7月,陈齐斌来到帮扶村,面对贫困村民,曾经当过兵的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和精准战。他揣着笔记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高山农民进行走访摸底,积极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建议,找政策、找路子。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就走访贫困家庭40户,并把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摸得清清楚楚。老陈将自己收集整理的情况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经过多方协调,发动局里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捐助近万元。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源,这是黄庄村两委班子的一致观点。黄庄村海拔450多米,属高山地区,适宜种植水稻等作物。“一个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只有找对路子,才能让农民发家致富。” 陈齐斌运用自己在机关单位的资源,与村干部一道前往县农业局学习经验,寻找致富路。回来后,与村干部一起深入剖析产业发展之路,利用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稻鱼养殖和稻鱼米种植配套产业,将闲散劳力组织起来,成立竹农村合作社。在村里能人的带动下,将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纳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的形式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有15户贫困户养殖稻鱼3000多尾,种植稻鱼米100多亩。对于劳动能力强的村民,老陈还鼓励他们多学习先进技能,通过发展副业增加收入。
牢记初心,党员底色永不褪
曾经每月15号,都能在黄庄村委大楼见到陈齐斌的身影,这是带着党组织关系到黄庄村报到的“第一书记”,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题党日活动中,老陈会为支部党员上党课,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富农等政策,也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中,加深了与乡村的血脉之情。
在村里工作期间,忙起来的时候不能按时吃饭,陈齐斌偶尔感到胃部不适。家人都劝他不要再“折腾”了,回家里好好养老,老陈说:“农村指导员的工作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我牺牲点个人的休息时间不算什么。”2017年7月,陈齐斌在医生的要求下做了胃部的检查,这才发现胃癌早期,所幸发现及时,医院马上为老陈安排了胃部切除手术。这一场大病,让原本身体健硕的老陈变得瘦削了,很难再有精力像以前那样进村常住,跟村委干部携手奋进。但是老陈的心依然牵挂着这个“第二家乡”,他时常会拨通村干部的电话,问一问现在村里的情况,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畅谈工作建议。
驻村干部林悦说:“老陈,总把农村当家乡,常把群众放心上。心系章村乡的农村工作,为农村干实事,他总说自己做的事情很简单,我看,这是平凡中的不平凡,点滴之中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