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泉市顺利通过省级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建设评审,成功列入省级试点。
为加快粮食收购领域改革创新,龙泉市以争创省级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试点为抓手,以建设“浙江粮仓”智慧储粮作业监管一体化系统为载体,整合社会多元服务资源,全力构建配套齐全、全程作业、服务全面、便捷高效的粮食收购服务“生态链”。2024年,龙泉全市收购政策性储备粮同比增长18%,粮食投售效率同比提升13.1%,粮农满意率显著提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国计民生战略大局。去年,龙泉市累计投入400余万元,用于改建旧粮库,购置粮食输送设备、检化验设备、仓储设备,确保粮食收储仓容充足。依托龙泉市粮食收储公司与4家农事服务中心,成立区域性粮食收购服务联盟,建立质量检测、“一站式”收购、产后培训等标准化平台,并整合龙泉全市16家种粮大户及农事服务中心的设备资源,烘干、除杂能力提升到560吨/日,一举改变过去的粮等“机”为现在的“机”等粮。
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建设“浙江粮仓”智慧储粮作业监管一体化系统,通过“浙江粮仓”数字化平台创新收购方式,农户只要通过手机在应用上预约,就可以做到高效便捷售粮。去年,累计服务农户414户、运输粮食1242车次,累计节约检化验时间207小时,粮食收购服务覆盖面积达1.37万亩。
同时,实行粮食收购网格化管理,建立党员包干结对种粮大户制度和粮食收购矛盾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动态掌握粮农诉求,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如为缺少销售渠道的种植户联系外地收购商上门收购,为收割后缺少储粮仓房的种植户联系临时库房等,通过系列针对性措施,在粮食收购期间共解决粮农问题20余个,有效避免出现售粮难问题。
接下来,龙泉市将进一步深化“共富粮驿站”新型基层服务载体建设,加强粮食收储能力建设,鼓励农事产后服务主体建立自检体系,不断深化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全域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