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8-209191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丽水频道 > 看点热点卖点
平凡英雄,乱世微光;照片无言,历史有声——《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2025-08-08 18:44:51 来源:  记者 通讯员 程浙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周末,我带孩子来到影院,全神贯注地观看了《南京照相馆》。看着银幕,悲愤难忍,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以震撼人心的影像,深刻地揭示了除了硝烟弥漫的正面战场,还有一场同样残酷的战争——舆论战、文化战、宣传战。那一张张带着血色真相、被冒死带出南京的照片,如同射向敌人心脏的一颗颗子弹,击碎了日本鬼子为竭力掩盖屠戮罪证、妄图粉饰其反人类暴行而精心编织的谎言,唤起全民族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强意志:“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这条由血泪铺就的路,中国人必须代代铭记!

一、微光汇聚:平凡英雄的挣扎与觉醒

影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始终通过聚焦“小人物”,透视大历史。误打误撞到照相馆的邮差阿昌、操着地道南京话的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人、从惊恐到觉醒的林毓秀……他们并非天生的英雄,只是在炼狱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王骁饰演的老金,一句悲愤的“南京被你们搞成这个吊样子!”阿昌一声“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寸土不让!”的呐喊,道尽了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那一块块“日行千里”的幕布,映照着他们对山河无恙的无限渴望。当老金怀抱提包中的婴儿(姓“金”)与林毓秀(姓“林”,老金将照片底片缝进她的衣服里)一同奔向安全区,意味着“金陵”(南京)必须活下去的希望——觉醒的微光在至暗时刻的绝望中熠熠生辉,我想这是导演要表达的初衷吧。

我曾是一名投笔从戎的战士,一名军队新闻工作者,照相机、摄影机就是我的武器,暗室冲洗胶卷、撰写稿件是我日常的工作任务。我置身电影其中,仿佛化身老金和阿昌。影片以“照相”为核心动作,构建了尖锐的隐喻:相机与枪支同样需要“对焦/瞄准”、“按下快门/扣动扳机”、“换胶卷/换子弹”。这架起了审视战争与真相的独特视角,还原了那场惨绝寰宇的现场。王广海的苟且、阿泰的爆发、林毓秀的觉醒、宋存义的复仇,都在那极端环境下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在重压下迸发的光芒。正是这些平凡个体、从最初的恐惧、懦弱,逐步走向觉醒与反抗,最终汇聚成传递历史罪证、守护民族尊严的一束束微光。

二、戳穿伪善:恶魔的“仪式感”与“朋友”的谎言

影片对日军形象的刻画,彻底摒弃了以往所谓“良知未泯日本兵”的虚假叙事。伊藤这一角色绝非被战争裹挟的懦弱者,而是要重现他祖父在甲午战争中的“荣光”,弥补他祖父没有打进北平城的“遗憾”,主动投身于侵华战争渴望“建功立业”的恶魔。他表面的“温和懦弱”只是其残忍本质的华丽外衣。那双小眼睛里闪烁的,不是恐惧,而是对施暴的“跃跃欲试”和变态的兴奋。他以最“专业”“冷血”的姿态,用相机精准记录下日军的每一次虐杀与暴行;他沉醉于捕捉“夕阳伴随江面血水”的“壮丽景象”,将反人类的罪恶升华为其扭曲的“艺术追求”与“武功”炫耀。他一边投喂守护主人尸体的流浪狗,一边在明晃晃的刺刀下假惺惺地对阿昌说“我们是朋友”;一边精心策划用两张“催命符”般的通行证企图将阿昌、毓秀两位男女主角推向死路,一边与上司探讨着被他们亵渎的中华文化“仁义礼智信”,嘴角挂着洋洋得意的狞笑。阿昌临死前那句掷地有声的:“我们,不是朋友!”道破了历史的本质与现实的冰冷。

影片以克制而有力的叙事,指引我们直面伤痕,体悟“以史为鉴”千钧之重。中日之间难成朋友,并非源于我们的“记仇”,而是由日方根深蒂固的畏强欺弱、拒不认错、不知悔改的基因所决定!《资治通鉴》对倭国“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的评价,李鸿章“贫而多贪,诈而鲜信”的论断,早已洞悉其民族劣根性。日本内部频频插手台海问题和近期欲取消发布所谓“终战反省政文”惯例的骚动,更是军国主义幽灵蠢蠢欲动的铁证。我们必须彻底抛弃“强盗会自我反省”的幻想,强国强军,枕戈待旦!

三、历史回响:真相的守护与时代的责任

照片无言,历史有声。据说海外版《南京照相馆》片名为“Dead To Rights”(英译为:铁证如山),我深以为然。电影中的照片穿过战火,现实中的电影跨越时空,让教科书上的文字变得鲜活滚烫。它提醒我们:埃文·凯尔不惧危险捐赠日本侵华相册,荣获我们的国礼瓷与春晚礼遇,这是中国人对国际友人滴水之恩的涌泉相报;张纯如女士以生命为代价向世界呐喊南京真相:“遗忘是第二次杀戮”,其勇气是人类最高贵的品格。他们的身影,与电影中冒死守护胶卷的英雄们叠印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守护历史真相的壮举群像。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舆论战、文化战、宣传战)一直以来从未结束!且看今日互联网信息洪流中,虚假伪造的信息仍在弥漫,对真相的甄别、对历史的正视、对“谁是朋友”的清醒认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这部影片警醒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这场无形的战争,扩大中国声音,引导正确舆论,讲好中国故事,捍卫历史真相,打造我们国家的软实力,筑牢我们的国家文化安全。


正如振聋发聩的“钧正平”所言:妄图篡改历史者反诬我们“仇恨教育”,殊不知仇恨的种子正是由惨绝人寰的屠杀及其后恬不知耻的掩盖所深植!抗战14年间,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930余座城市沦陷,被日军掠夺7亿方木材、2亿吨金属矿、10亿吨煤炭、3万枚甲骨文、360万件文物以及触目惊心的21000吨黄金……这些数字是我们民族难以愈合的伤口。鲁迅先生警示我们,守护国家不仅需要兵器技艺,更需守护不屈灵魂与国之脊梁的文艺。“文理”并重,让孩子们既能造“最硬的芯片”,也永葆“芯片里该流淌的热血”!这也是我带孩子来看这部影片的本意。

四、盛世彩蛋:自强与铭记的永恒命题

当你走出影院,看到今日盛世中国的真实图景,山河无恙、万家灯火,这就是电影的最大彩蛋。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是先烈以血肉换来的,是今日强大国防与人民子弟兵在边疆海防日夜守护的成果。对比战火纷飞的乌克兰、加沙、非洲,我们更应深知:和平从来不是天赐的奢侈品,而是建立在“大炮射程之内”的实力威慑之上。所有你看到的和平,只是我们强盛的国力军力震慑了对手。

中国历来讲究“厚往薄来”,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价值体系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经过五千年历史的淬炼传承至今、永远不会像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被灭绝之所在。我们一再重提这段历史,因为遗忘即背叛!我们需要有直面历史的勇气,有讲述历史的勇气,更有将真相传递给下一代的勇气。

今天获悉,《南京照相馆》已上映10天,截止今天23点,国内票房飙达15.14亿元。这每一张电影票,不单单是对影片的认可,更是一颗颗射向历史虚无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子弹!它击碎了所有为刽子手洗白的谎言,还原了侵略者眼中将我们先辈的苦难视为“军国主义炫耀”的残酷本质。他们想掩盖的,正是我们必须铭记的、表达的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勿忘国耻,吾辈自强!这不仅是口号,更是每一代中国人必须扛起的责任——守护历史真相,扩大“朋友圈”和国际传播力,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旋律,建设强大的祖国和强大的国防,御敌于国门之外!




责任编辑: 黄彦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丽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电头。
 

原创新闻
房产新闻
理财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