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碧地处缙云县北部,辖1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01万、流动人口2.1万。这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显著、商业氛围浓厚,是丽水高新区,聚集了智能短途交通、机械装备、新材料、智能家电等领域的550余家入园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6家,上市企业2家。
近年来,缙云县公安局新碧派出所立足当地实际,创新推出“法治红领”“一校两警”“一企一警”“零工客栈”等举措,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如今,辖区矛盾纠纷减少、企业服务提质、群众收入增长,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平安基石。
“法治红领”+“一企一警”:筑牢企业发展“安全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新碧派出所联合人民法庭、检察室、司法所等部门,以“党建引领、法治先行”为导向,结合枫桥式基层站所创建,组织党员干部与企业党支部结对,担任“法治红领”,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防范诉讼风险。
2023年5月起,派出所党员民警以“法治红领”身份下沉企业党支部,参与支部活动与学习,实时掌握企业需求,形成“警企联动”的组织基础。通过这一模式,民警能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困难、提示法律风险、开展安全提醒,快速响应并解决问题。
同时,“一企一警”机制同步落地,在企业人员密集区、高频出入区如食堂、员工通道、宿舍等门口张贴民警信息牌,涵盖照片、职务、联系电话、微信号及县公安局、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内容,让企业员工遇困难时能随时找到民警。
2024年8月,辖区某企业员工杨先生因返乡急需结清工资,与坚持“走流程需2天”的企业僵持不下。所长杨晓理接到求助后立即到场,协调企业主管先行垫付,待工资流程走完后由杨先生返还主管,仅用半小时便化解纠纷,双方握手言和,既解决了员工因多等两天需额外支出食宿费用的问题,又化解了因小矛盾影响企业正常秩序的风险,也让企业家从琐事小事中解脱出来,安心发展生产。
同年8月9日,华洋企业员工小李发现返乡期间电动车车头破损,怀疑遭人为破坏,随即通过“一企一警”公示牌联系企业对接民警。民警迅速到场,联合员工查看监控,最终确认车辆是被风吹倒所致。“这么小的事,民警都这么认真”,小李虽未找到“元凶”,却被民警的负责态度深深打动。
“一校两警”+安全守护:撑起学生成长“安全伞”
针对辖区9所学校外来子女多、监管相对薄弱的特点,新碧派出所在原有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基础上,创新推行“一校两警”机制,为每所学校配备1名男民警和1名女民辅警,并将民警照片、个人电话、微信张贴在学校出入口,这一配置也便于女同学沟通咨询,为孩子们遇到困惑或困难问题时,提供一个可以咨询、倾诉、举报的途径。同时,也让公安机关的护校安园触角延伸到学生末端,可以更及时、更直接地了解、发现一些苗头隐患问题,能更全面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及时缓解心理压力,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今年3月的一天,女生虞某因为父母离异,长期精神压抑并产生叛逆心理,在路过校门口时看见了“一校两警”公示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最后鼓起勇气打电话给民警咨询、倾诉,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民警就探视、学习、交友、日常生活等有关问题与其父母进行了沟通,让他们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起沟通的渠道,让原本尖锐的矛盾得以化解。经后期回访了解,现在该女生已经走出了阴影,人开朗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其父母也坦言,以前为了这孩子是操碎了心,也很影响自己在企业正常上班,经常被扣工资,现在好了,孩子表现好了,自己也可以安心上班。
“零工客栈”+精细管理:激活民生共富“新动能”
随着企业发展,新碧外来流动人口激增,也带动了本地村民返乡创业就业——不少村民通过出租房屋、就近务工,年收入可达十余万元。
为便利流动人口和新员工,今年2月至7月,新碧派出所联合村网格员对13个行政村的出租房进行全面排摸建档,并研发“零工客栈”小程序,实现租房、登记、找工作“一站式”线上办理。目前,该小程序已在福康村、下小溪村、姓尚村推广使用。
“现在太方便了,不用跑派出所就能办好手续。”在新碧务工的杨师傅点赞道。房东们也表示,小程序既省时又准确,大幅提升了登记效率。
流动人口的聚集不仅带活了当地经济,更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一栋老房子简单装修后出租,每年能收入5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8月11日,黄碧村村民杜利爱笑得合不拢嘴对笔者说,像她这样靠出租房屋或者经营小卖部、种植农作物贩卖增收的村民还有很多。
此外,针对外来人员创业集中的夜市等区域,派出所运用无人机巡航,通过喊话器开展反诈、防盗、防火、防溺水等安全宣传,全方位守护辖区平安。
“社会治安好,营商环境就好,公安工作也能出‘生产力’。”浙江缙云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新碧街道党工委委员、新碧派出所副所长杨晓理说。今年以来,该所已为企业解决困难65件,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用“共富警务”书写着守护民生与商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