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科长不仅教我业务知识,还给予我生活上的帮助,现在我已经能用方言和村民拉家常了。”近日,庆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年干部吴晓云向记者展示着她的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导师陈奕浪传授的群众工作方法。这是庆元县实施“青蓝工程”导师帮带制度的一个生动缩影。
让吴晓云记忆犹新的是, 在左溪村开国储林项目座谈会时,村民提出“山里的木头怎么算钱”的问题,她一下子被问住了。多亏陈科长用带着景宁口音的庆元话,把政策掰开揉碎讲给村民听。现在她学会了用“一亩毛竹顶半亩田”这样的比喻跟群众沟通。
人才工作如棋局,机制活则满盘皆活。自2022年以来,庆元县创新建立“双轨导师制”,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为新引进人才配备业务导师和生活导师。今年以来,系统升级联系人才制度,制定了《庆元县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重点优化导师帮带、智汇连心、暖心关怀等行动,截至目前,已结成师徒对子80余对,覆盖全县各重点领域。导师不仅要指导业务工作,还要帮助新人熟悉方言文化、民俗礼仪,真正解决“水土不服”问题。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构建“拴心留才”全链条服务生态,提升在庆高层次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4月底,全县各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开展了“N 个一”暖心关怀行动,包括一张人才心愿清单、一套生活实用礼包、一张人才服务卡等,在建设银行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正在为第321位“百山英才卡”持卡人办理手续,持卡人可享受金融、医疗、餐饮等10项专属服务。
“我们通过‘政策找人’的方式,主动摸排符合条件的人才,让好政策精准落地。去年发放的购房、安家、租房补贴总额达230万元,让人才真正安居乐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管理服务处主任钟校表示,去年建成投用的青年人才驿站,也为来庆应聘人才免费提供住宿、招聘、政策宣传等一站式服务,这些贴心举措,都在不断提升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成长座谈会、人才交流活动、暖心慰问……在菇乡大地,一项项务实的服务人才举措正化作滋养人才的沃土,让越来越多的 “金凤凰”在这里筑巢、展翅、高飞。
县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委员会人才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让人才在项目攻坚中成长,在服务群众中成才,真正实现“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