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8-209191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丽水频道 > 看点热点卖点
松阳:33支队伍协同练兵展开夏日巅峰对决
2025-07-08 12:55:04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通讯员 王豪 刘旻枫

“目标锁定,行动……”随着一声指令,“歹徒”被民警迅速控制,整个过程分秒必争,一气呵成。

骄阳似火,练兵正酣。近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公安局组织开展最小作战单元实战演练,132名民警、辅警组成的33支精锐队伍,展开了一场速度与协作的激烈角逐。演练聚焦警情处置全流程,通过情景模拟、红蓝对抗等形式,锤炼队伍协同作战与应急处突能力。

今年以来,松阳县公安局以“贴近实战、突出实效”为原则,构建“训战一体、全域协同”的实战练兵新生态,把“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贯穿练兵竞赛始终,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线上+线下

实战效能再提升

“注意!注意!有群众被困在溪中,马上前往救援!”

日前,松阳县公安局组织派出所、巡特警等部门警力,在辖区水域开展水上救援演练。演练模拟极端天气导致溪水暴涨、群众被困水中的紧急场景。参训人员携带冲锋舟、救生圈等装备抵达水域后,通过抛投救生圈、架设绳索等方式,成功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

今年以来,松阳县公安局以练兵竞赛活动为契机,精准改良战术战法,按照“每月一主题、每季一比拼”的思路,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常态化开展小型单元实训练兵,加强对警力系统性、精细化培训,进一步激发全警敢打敢拼、善战擅谋的战斗意志,促进全警综合素养、和实战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目前,我们已计划开展法律素质、警情处置、水上救援等15项实战技能比武,将练兵场拓展到指挥战场、数据战场,确保在执法规范化、指挥调度、警务技能、协同配合等各方面实现提升。”松阳县公安局政工室主任叶真介绍。

所域+县域

应急响应再提速

“多亏了你们帮忙,才能这么快找到我的老伴,谢谢!”近日,古市镇的叶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古市派出所,对民警、辅警帮助其找回走失的老伴刘阿姨表示感谢。

6月15日,古市派出所接到辖区叶大爷一家人的报警,刘阿姨在外出时不慎走失。派出所接报后,民警王政杰和辅警叶国锋迅速展开工作,在通过监控寻找的同时,迅速联动巡特警、交警等部门警力以及社区网格员等力量投入搜寻工作。当天23时,民警成功找到了刘阿姨,并将其平安护送回家。

近年来,松阳县公安局组建“快反突击队”,布设“快反前哨”,将派出所辖区科学划分成若干个快反片区,由机动巡逻队承担首批处置任务,巡特警预备队、交警巡逻队、派出所备勤力量快速增援,构建屯警街面、警务前移、扁平指挥、上下联动的快反勤务机制。

同时,该局紧紧围绕高效指挥、快速反应、规范处置等要求,每月开展一次所队间拉动演练,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局性联动演练,构建巡特警、交警、铁骑、派出所及各警种即时响应、高效联动、梯次增援的应急体系,实现“一点发起,多点响应”,进一步提升“最小作战单元”灵敏度。

今年以来,该局依托快反模式处置案事件64起,平均到场时间缩短30%,处置成功率达100%。

分类+专业

警种能力再升级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你们抓住了。”不久前,松阳县公安局成功拦截一起虚拟投资电信网络诈骗,为群众及时止损13万元,一举抓获线下取款的“车手”。

行动迅速的背后,正是得益于松阳县公安局建立“警种提需求—政工统清单—教官组上课程”三级联动体系,同步配套短板清单6项、高风险场景清单10项、民辅警能力清单9项“三张清单”需求池,分警种、按类别、依需求开展针对性训练和送教上门活动,有效提高一线队伍实战本领。

特别是针对电诈、“两卡”违法犯罪发案实际,该局反诈中心组建专业教官团队开展靶向送教,组织各派出所专职民警开展反诈预警劝阻专题培训,累计举办专项培训班10期,系统强化基层民辅警反诈实战处置能力。

今年以来,该局已完成最小作战单元送教10余场次,参训民警达300余人次。


责任编辑: 暴妮妮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丽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电头。
 

原创新闻
房产新闻
理财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