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8-209191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丽水频道 > 看点热点卖点
双选会上 丽水向全国大学生“晒”出岗位2万余个
2022-11-14 19:09:5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邬敏 吉文磊 杨世丹

金秋送爽时节,八方英才齐聚。

11月12日上午,“好年华·聚丽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双选会在丽水市体育中心举行,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向全国大学生“晒”出了2万余个岗位。其中,年薪10万元以上的超三分之二,最高年薪60万元以上。

此次活动由丽水市人民政府主办,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

活动立足丽水,放眼全国。除新增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人才市场为协办单位外,丽水还依托“人才金桥”工程、引才云、“智联招聘”等平台开展精准智配、发出定向邀请、提供重点服务,吸引了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来到现场参会。

作为丽水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人才盛会,招才引智的大平台、产业重塑的新引擎和城市发展的风向标。双选会采用现场招聘与网络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既有线下的大型综合现场招聘会、青年才俊丽水行等系列活动,也有线上的大型网络招聘会、百名博士洽谈会、网络直播带岗招聘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此外,还同步赴浙江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组织开展专项引才活动。

此次大会的参会单位涵盖信息产业、建筑建材、机械电子、医药卫生、化工环保、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岗位最高年薪可达60万元以上,年薪十万以上的超三分之二,掀起了新一轮招才引智的热潮。

据了解,此次双选会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现场专设了网络面试间,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维康药业等用人单位现场开展网络面试,招聘会及直播带岗关注度为35万人次,报名应聘人数17552人,投递简历数为12141份。通过前期对接匹配,丽水学院接收博士简历154份,目前已开展一对一线上面试20余人。

活动还特设了博士专场网络洽谈会,先后邀请百名意向来丽就业博士开展线上一对一洽谈面试。

而在线下招聘会,现场共接洽毕业生万余人次,接收简历6841份,其中博士11人,硕士368人,当场达成意向1788个。

浙江珏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招聘展位前聚集了众多高校毕业生,该公司HR叶女士说道:“这次双选会,公司敞开怀抱招揽全国英才,推出了研发类和技术类岗位40余个,涉及材料研发、芯片研发、封装研发、制冷机研发等多类别岗位,岗位待遇福利满满。”

“双选会岗位多且丰富,我现场了解并投递了众多优质企业岗位,期待未来能在丽水发展。”来自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的学生龙雨说。

“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丽水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丽水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定推进‘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汇聚招才引智‘强磁场’,精准引进各类高校毕业生及急需紧缺人才,持续做大人才‘蓄水池’,实现人才的向外突围,加快推动丽水市人才科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丽水开展“智汇丽水·共富同行”系列活动,完善青年人才“引育留”全链条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招引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引才合作,完善丽水籍在外大学生常态化联系机制,以“来了,就是丽水人”的开放胸怀广迎四海青年,大力集聚“丽水发展合伙人”。

丽水因青年而兴,因青春而活。今天的丽水,加快布局发展面向青年、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现代产业与青年发展的契合度,大力培育活力四射的新兴业态,产业发展逐步转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和创新驱动新轨道。

2021年,丽水全市市场主体增幅超25%,增幅排名全省第二,全社会R&D经费投入3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投入强度达到2%,为人才大展宏图提供了广阔舞台。

今年4月,丽水出台人才新政38条,推出全面解决高校毕业生后顾之忧的“关爱套餐”,实现对高层次人才、基础性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激励全覆盖,以真招实举、真金白银,全力保障青年人才在丽水就业实习有补贴、住房安居有保障、子女教育有政策、提升发展有空间,真正让广大青年在丽水更有为。

截至10月底,丽水累计举办系列引才活动539场次,引进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5.7万人,其中博士1158人,硕士2294人。

丽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丽水将持续以超常规的力度招引青年人才,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推出更多服务人才的复合举措,努力激发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的澎湃动能。

责任编辑: 黄彦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丽水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丽水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丽水频道"的电头。
 

原创新闻
房产新闻
理财新闻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